組織架構/業務介紹

:::

一、業務職掌

所長 吳淑華
副所長 林科言
秘書 李淑蓉
綜合企劃課 • 計畫預算編列及進度管制
• 研究發展及服務創新
• 技術訓練
• 一般業務處理
• 對外事務
• 民眾意見處理之管考
• 內部控制
影像處理課  • 機載影像資料蒐集攝影
• 衛載影像資料蒐集攝影
• 空標設置及測量作業
• 災害緊急圖資機制之運作
空間測量課  • 空中三角測量
• 立體製圖
• 航測及遙感探測影像處理作業
• 數值地形模型產製與管理
資料管理課  • 遙感探測數值資料之倉儲與管理
• 資訊安全業務
• 全所資訊管理業務
資源調查課  • 森林資源調查
• 遙感探測輔助災害調查
• 遙感探測影像之應用與推廣
• 遙感探測影像判釋及技術諮詢
圖資供應課  • 遙感探測圖資管理供應相關規範之擬訂
• 航攝實體圖資之銷售與管理
• 圖庫之保管與維護
• 售圖環境之維護與管理
秘書室  • 事務之綜理
• 文書處理
• 檔案管理
• 公文檢核
• 印信典守
• 天然災害防救緊急應變業務
• 採購管理
• 公務車輛管理
• 工程營繕
• 辦公處所管理
• 集會管理
• 駕駛
• 財產物品管理
• 文宣出版品及叢刊之保管領用
• 宿舍管理
• 出納管理保管
人事室  • 組織法規
• 分層負責明細表
• 職務歸系
• 人事人員之管理
• 任免遷調
• 考試分發
• 獎懲
• 考績
• 訓練進修考察
• 出國案件
• 差假勤惰
• 專題演講之辦理
• 待遇福利
• 保險
• 退休資遣
• 撫卹
• 人事資料
主計室  • 歲計
• 會計
• 統計
• 主計人事
政風室  •廉政之宣導及社會參與。
•廉政法令、預防措施之擬訂、推動及執行。
•廉政興革建議之擬訂、協調及推動。
•公職人員財產申報、利益衝突迴避及廉政倫理相關業務。
•機關有關之貪瀆與不法事項之處理。
•對於具有貪瀆風險業務之清查。
•機關公務機密維護之處理及協調。
•機關安全維護之處理及協調。
• 其他有關政風事項。

二、組織圖


農航所組織圖
組織架構圖說明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農林航空測量所,組織架構圖由上至下分別為:
所長1人、副所長1人、秘書1人
課室: 綜合企劃課 影像處理課 空間測量課 資料管理課 資源調查課 圖資供應課 秘書室 人事室 主計室 政風室

三、業務介紹

     本所兼具林業與航測專業,同時亦為政府機關之中,唯一具備自主航空照相能力與高效能圖資倉儲之專責單位,職司各類重要航遙測圖資蒐集、產製、管理與供應、應用,在國土規劃與監測、農林經營、經濟建設、災害防救及學術研究等領域,扮演空間資訊建置之重要角色。以下為本所業務介紹:

(一) 航遙測影像資料蒐集

1. 航空攝影
    本所辦理「國家航遙測飛機更新計畫(109-118年)」,委由民間業者飛特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提供2架全新King Air 360 ER航遙測飛機,並在履約期間提供包括飛航組員、飛機維護保養等航務、機務之服務,由本所航拍員專責執行航遙測任務,運用高解析航攝數位相機(Digital Mapping Camera Ⅲ, DMCⅢ),拍攝臺灣全區(含離島)地面解析度約15cm之影像。透過影像後處理軟體的操作即可得到12bit輻射解析度及具有4波段光譜(Red、Green、Blue、NIR)之影像,且加上定位定向系統(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System,POS)之輔助,可取得攝影曝光瞬間的位置與姿態參數,得到直接地理定位成果,節省後續的空中三角測量平差作業所需的人力及時間。
2. 福衛影像供應能量建置
    103年度啟動福衛影像資料管理機制、發布服務、維運管理作業流程等建置,已取得94年至105年全台無雲2米正射融合鑲嵌影像及102年至105年近無雲標準產品及擬正射產品,以擴充影像資料庫,並納入倉儲並以既有影像圖資對外供應之服務基礎,由本所提供國土資訊系統小組成員免費申請介接福衛影像服務及實體影像資料,以滿足各單位之業務需求。後續針對已發射之福衛五號,本所亦持續進行福衛系列影像蒐集、倉儲及發佈工作。
3. 航空測量標佈測及地面控制測量
    早期大範圍之衛星控制測量需自行設置基站,以靜態接收方式接收數小時衛星資料,且因儀器數量及人員有限,需多次變換測站,始能蒐集足夠之資料進行解算,極為耗費時間。自103年起採用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所建置之「全國性衛星定位基準站即時動態定位系統」(e-GNSS系統)提供之方便服務,可以在極短時間內(數秒至數分鐘),解算出高精度之坐標資料,可收訊之地區皆無須再自行設置基站,大幅減少作業時間。

(二) 數值航測製圖

    本所製圖業務,包括測製向量地形圖、產製數值像片基本圖與數值正射影像圖。自民國82年起,開始發展數位化地圖編纂系統,將製圖業務由傳統地圖稿圖編纂推向數值編圖之全新領域;地圖編纂作業也由紙圖作業轉為電腦數化製圖。隨著科技的進步,本所於91年度開始,全面改為彩色正射影像製圖,將航測製圖技術由黑白帶入彩色的世界,全國第一幅彩色林區數值像片基本圖亦應運而生。95年起,改採航照數位影像作為航空測量與製圖業務之主要影像來源,使本所圖資產製進入全數化時代,而流程亦更為順暢。目前主要製圖業務如下:
1. 數值影像正射作業
    將數值航攝影像及定位定向系統(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System,POS)取得資訊進行解算之外方位參數等資料,依正射糾正標準產製流程,製作出帶有比例尺及坐標之糾正影像。糾正影像須再經地面檢核點進行初步檢核程序,確認精度品質合乎規範後,始能進行後續調色及鑲嵌等程序,使其成為標準規格之正射糾正影像。倘專案整體的平面精度不符合要求時,則須進行空中三角平差作業,藉以嚴密解算外方位參數之方式,提升糾正影像之整體精度。
    接續數值航攝影像正射糾正處理業務,將初步所得精度合格且相互重疊之糾正影像,除進行色調調整外,並施行鑲嵌及以標準化圖框進行裁切成幅,最後完成機敏區域遮蔽處理使成為正式之正射影像產品,以利後續倉儲管理以及相關應用。
2. 類比影像正射作業
    為強化不同時間序列的影像擴充正射影像資料庫,目前作業以人工於現有正射影像與類比航照影像上尋找相同點位,並套疊DTM高程資料,取得地面三維坐標後,施行量測,再以影像空間後交會 (單張)或空中三角平差方式,計算類比航照影像方位資訊,始進行正射處理。惟類比航照影像囿於當時拍攝技術,並無精確方位資訊,且係由膠捲底片掃描數位化而成,其品質時有差異,因年代久遠,影像上地形地貌常已改變,可得辨識之固定特徵點較少,製作難度甚高。

(三) 圖資倉儲供應服務

1.售圖服務
    本所目前提供臺灣地區民國62年至今,已拍攝生產百餘萬筆之類比航攝影像(底片)及數值航攝影像檔,所提供之產品種類包含類比航攝影像掃描檔、DMC數位航攝影像、ADS40數位航攝影像與正射影像圖檔等,累積之航遙測影像資訊相當豐富,並依各機關及民眾需求,提供林區像片基本圖、原始影像檔、數位影像檔、正射影像檔及紙圖、原始航空照片及客製化服務製作放大航空照片等各類圖資。
2.航遙測圖資倉儲系統推動與發展
    為配合臺灣全區航遙測資料庫建置計畫,發展航遙測影像倉儲系統,本所以「航遙測圖資供應平台」(ATIS系統)作為資料供應核心,管理並保存歷年數值航攝影像檔,提供豐富的國土資訊與國土變遷資訊,為臺灣最寶貴的資料之一。政府單位間能藉由網路地圖服務(Web Map Service, WMS)介接使用,提供國家各項公共經濟建設規劃之基礎;另民眾亦可應用航遙測圖資供應平台網頁版(ATIS Web)服務,進行定位、查詢、套疊展示,申購本所產製的各版次高解析度彩色正射影像。
    另為提供更便利的圖資取得方式,減少民眾圖資申請所花費之時間及成本,遂著手建置「航攝影像圖資瀏覽服務平台」,將原始航攝影像逐片重新定位處理,賦予其更精準之坐標資訊,便於使用者查詢瀏覽,於網路所及之處即能查詢瀏覽本所原始航攝影像,以達政府與大眾雙贏之目標。

(四) 航遙測圖資應用

    本所辦理農林資源調查等航遙測應用專案,係應用航空照片、正射影像、像片基本圖及衛星影像等基礎圖資,由深具航照判釋及各類圖資處理經驗的專業人員,進行特殊資源調查判釋作業。
1.國有林事業區經營檢訂土地覆蓋型更新作業
    為配合林務局森林資源調查暨事業區檢訂作業,以圖幅為單元,針對國有林事業區及公私有林地,配合航攝作業進程,篩選年度較久遠之圖幅,製作最新航拍之無雲立體像對,並將第四次森林資源調查土地覆蓋型資料,套疊最新航攝立體像片對專案檔,針對變異部分進行判釋圈繪,由本所及各林區管理處進行前後期影像差異性比對,其結果經彙整分析後,除更新土地覆蓋型圖資外,並可監控森林面積之變化並提供土地經營管理決策所需之資訊。
2.航照判釋知識教育推廣平台建置
    為傳承並強化同仁對圖像與應用連結,以立體像片對瀏覽為核心,整合本所判釋業務資料、出版品等業務成果,發展為具有判釋知識典藏與經驗分享之多功能平台,並逐年進行資料庫擴充與維護,以達到判釋專業傳承及判釋專業精進之目的。
3.航照判釋類職能基準
    藉由對航照判釋各項工作任務之對應行為指標、工作產出、知識、技術、態度等職能內涵進行分析,建立「航照判釋類職能基準」,作為航照判釋各相關訓練課程開設與評量設計之參據,使航照判釋人員之培訓得以制度化,並藉由實施登錄制度建置航照判釋人才資料庫,達成航照判釋人才永續之目的。
4.航遙測資料及應用推廣
    為推廣本所建置之航遙測圖資供應平台,並回應林務局及所屬各林管處對於原始航空照片與正射影像查詢、瀏覽與操作等需求,介紹供應平台網站及網路地圖介接服務,以及ATIS mini(瀏覽查詢原始航照及正射影像)。
    每年舉辦「航照影像應用立體觀察」課程,介紹航照影像土地覆蓋型及重要樹種判釋特徵、航照及衛星圖資種類與特性、圖資供應與取得方式、衛星影像於林業經營管理與應用及影像簡易糾正、立體判釋及立體像對等專業教學,以擴大航攝影像應用之推廣層面。
5.業務導覽及解說服務
   由於本所為國內專責航空影像產製之機關,具有眾多專業人才與先端設備,吸引國內各相關學校、機關及團體的高度興趣,並就航空攝影實務面,積極與本所交流。所內雖公務繁忙,但秉持服務精神,在不影響公務之餘,戮力宣導本所航攝相關技術,提升公務機關形象。

(五) 無人飛行系統(Unmanned Aircraft System下稱UAS)

    針對小型UAS輔助林地監測業務,本所規劃多項UAS航拍測試計畫,如生態敏感區域圖資建立、輔助森林火災熱點偵測、原生及入侵野生動植物調查等。未來仍將持續對林業各面向業務進行深度了解,並針對不同感測器進行測試,以期找出UAS輔助林業業務之最大可能性。
   本所於106年度辦理「以國產UAV 系統產製大範圍之多波段航照影像」可行性評估案,並自108年1月正式以熊鷹命名作為國產定翼型機名稱,宣告正式進入有人機與無人機雙軌並行的新攝像時代,至109年底本所已擁有4架國產定翼型無人機,有單張照片高達1億像素的可見光數位相機,還有具備熱感錄影監控功能的熱感攝像機以及獲取熱影像的熱掃儀,多元感測器設備搭載於定翼型無人機上,可彌補有人機的航攝能量,更能助益生態調查、環境變遷、防救災等領域加值應用,擴充無人機影像來源及尺度多元化。

(六) 緊急災害應變航遙測圖資處理

    本所依據「災害防救緊急應變航遙測圖資作業機制」作業流程,因應災害發生時之航攝影像蒐集需求及應變中心啟動,本所同仁依職務編組分為圖資蒐集、航攝圖資處理、衛星及其他圖資處理以及圖資提供4個工作小組,平時強化相關整備工作,一旦災害發生,立即透過內部有效分工與對外聯繫機制的建立,即時提供航遙測圖資,俾作為決策中心災情蒐集、分析、研判與決策應變之參考。
瀏覽人次:21491 最後更新日期:2023-03-31